推动共建西南“国家粮仓” 川渝已共同示范、推广新品种300余个
成渝两地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最优、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作为两地的农业科研主阵地,2020年,川渝农科院便联合发起成立了成渝农科创新联盟,汇聚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等148家成员单位,在创新研发、项目争取、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携手共建西南“国家粮仓”。
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双方依托联盟,持续举办技术观摩等活动,加强交流。比如,针对稻油轮作普遍存在的茬口矛盾,在重庆垫江举办了“一季晚稻直播”高效种植技术观摩会,展示了重庆晚稻品种“神农优446”及配套稻油轮作技术;针对再生稻产能提升,联合开展了中稻—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在重庆永川、四川泸县举办了技术协同推广现场观摩暨研讨会等。
通过大范围、多频次的交流,一批优秀的农作物品种、农业技术开始在川渝大地上落地生根,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也愈发密集、频繁。
今年,重庆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就与四川绵阳农科院合作选育出鲜食加工高淀粉马铃薯品种“渝绵芋1号”。该品种较常规品种能提早一个月上市,淀粉含量达到上等水平,且收获后60天内进行油炸,薯条、薯片能保持不变色,在油炸加工方面有望替代国外品种。
“去年,应四川松潘县的需求,我们两地农科院还与松潘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在松潘建设川渝‘高原粮仓’,目前已在松潘试验种植食赏两用豆新品种上百个,选育适宜蚕豆、豌豆品种10余个。”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与四川省农科院继续深化合作,力争将松潘项目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全国高原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的院地合作标杆。
信息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申明: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电话: 0471-4223080